两会前瞻丨中国下半场开启在即

岱岱 吃瓜群众专栏pro 今天

明天,就是两会了。


又到了岱岱的法定节假日。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今年两会的看点。


这个很多文章都会告诉你,今年的看点有这些,比如十四五规划,比如2035远景规划,还有去年我们没有定gdp增速目标,今年我们要定增速目标了。


这是纸面上的看点,其他人写的多了,我也懒得提。


写写冰山之下的看点。


这里,其实用一个词语可以概括。


那就是下半场。


而且是两个方面的下半场


第一个下半场,是三大攻坚战后续要怎么搞。


第二个下半场,就是“不急转弯”中这个转弯点,出现在哪。




2020年,我们完成全面小康。


而之前有一个很严正的表述,就是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这个已经喊了四五年的老话,相信大家是很熟悉的。


那么,很简单,三大攻坚战,要打好,我们才能说是完成全面小康。


所以,在两会前夕的3月1日,央媒就开始定调吹风。


图片



三大攻坚战打好是打好了,但远没有结束。


可以说,这三大攻坚战都完成了既定的上半场,还有下半场要打。


这就是我们两会要研究讨论的事了。


我们一个个说。


首先,是精准脱贫。


扶贫完成后,在两会前半个月,扶贫办变成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



图片

图片


上半场,我们完成了脱贫,下半场,我们要搞振兴。


这个调子是定了,但是具体的乡村振兴要怎么搞,现在还头绪纷乱。


还是像之前的老一套?


之前乡村振兴也提过很多次,最出名的措施就是利用那几年的旅游红利,各地纷纷大开发,搞乡村旅游。


这个炒热了旅游地产,膨胀了地方债,还给很多房地产商下沉三四线提供了风口,在如今严控房市严控地方债的局势下,是走不通了。


再说了,中国的乡村旅游同质性太高,没什么卖点,也不是长期之道。


而且,这几年经济形势变化很大。


几年前还是消费升级,还是旅游红利,几年后都是口红经济,都是消费降级,都是拼多多了,城市中产已经被房贷和教育负担和996压得喘不过气了,已经没办法再去乡村旅游给老乡做贡献了。


前几年好的例子,表现毕竟好的,是直播。


村镇干部开直播,帮老乡卖特产,这个不用吹地方债,不用批地皮,钱也直接进老乡腰包,比乡村旅游好多了。


下沉基层的拼多多,虽然因恐怖的996而被舆论声讨,但这次,可能国家还是要赋予重任的。


还有其他的的好搞法,希望国家能摸索出来,好好搞乡村振兴的下半场。


当然,岱岱在群里说的,任何形式的乡村振兴,本质上都是城市反哺农村。


图片





如果说脱贫攻坚战的下半场,涉及城乡关系,那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下半场,就是涉及中美关系了。


民主党的拜登上台后,美国又要环保正确了,中美在这里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今年两会,必定提出中远期的环保工作目标,而且是对标国际的那种,比如碳排放碳中和,方便我们对外宣传和对外合作。


这方面,可能要动的变量,就不止一个环京津冀和山东了。


这几年,北方经济本来越来越落后南方,还摊上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京津冀周边和山东周边的很多厂都戴上紧箍,经济发展受累, 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现在宣告上半场结束,北方这轮环境整治,


哦,对了,岱岱之前写名校圈子,还扒皮过清华环保系,中国环保产业的半壁江山,出自清华,同济、浙大占据了剩下一半的半壁。


真的是“校长当的好,职业错不了。”


图片


图片


今年两会讨论的环保下半场,怎么个搞法,路线图怎么定,和美国和国际怎么对比怎么合作,涉及产业链涉及地方涉及国际,争论会很大,清华那帮人,肯定摩拳擦掌的。





第三个攻坚战,就是和大家钱袋子密切相关的金融风险战了。


这个攻坚战的广度和深度,肯定比不上举全国之力的扶贫攻坚战。


但是,这个攻坚战的难度,可能一点不逊色于扶贫战。


辛苦刘副总理等一众领导了。


你们的白发我们都看到了。


上半场结束,他们很开心。


图片


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两会前夕,金融战线的同志,开始表功了——

一是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同业资产占比大幅度下降。

二是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

三是影子银行得到有序拆解,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

四是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不法金融集团风险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资案件得到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

五是外部风险冲击应对及时有效,金融体系保持较强韧性。

六是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七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存量风险化解正有序推进。

八是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处置。



图片


但是,细细看这八条“表功”论述中,可以看出,八个难题中说的最没底气的,还是楼市。


六是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果然,郭在两会前夕,还是楼市开炮。


图片


如此表态,基本上可以认为下面人拟定了,楼市是金融风险战的下半场重点。


毕竟,全球三大泡沫,美国股市,日本债市,中国楼市,的确不是五六年就能搞定的事的。


我们金融风险攻坚战,选择了先易后难的手法。


之前还有影子银行还有p2p还有地方债等老大难问题,大家是千头万绪,精力不足。


现在其他都处理的七七八八了,就剩下楼市这个扎眼的最难问题了。


先易后难,就跟我们考试一样。


后续,的确可以重点攻坚楼市问题了。


或者说,从副国级开楼市座谈会,我们就已经有这个工作重点的调整了。


就等两会思想统一后了。






郭说其他问题都差不多,下半场要攻坚楼市问题,这对资本市场也没啥。


毕竟楼企股价都那样了。


那怎么今天股市还跌成那样呢?


难道不知道两会前夕要“以和为贵”?


没办法,谁叫郭表了两个态。


一个是,我们可能要提高利率。


图片


另一个,是外界金融风险很大。


图片


第二个好解释。


有人说“既然那你说欧美股市泡沫大,A股和国际股市高度相连,等到欧美股市泡沫破灭,大A恐怕要受牵连!怎么才能尽可能少受牵连呢?最好趴在地上吃土。”


然后资本不爽“国外都是喊多股市维护市场,咱们一涨就各种打压”


第一个要结合顶层设计看。


疫情控制住后,去年年末,关于要不要继续放水的讨论,我们就一直在提,“不急转弯”。


图片


这个“不急转弯”,根本就是“转弯”,意思是水不会再这样放了的。


但是加了个“不急”在前面,就是我们不会现在就关水龙头,关水龙头会有个慢慢的过程。


所以各方,都在分析都在等,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关水龙头。


政策的水龙头,无非就财政和货币这两大。


两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各部门都出来吹风预热,财政部门就在两会前明确表示了,我们财政政策,目前不会转弯。


图片


然后,看货币政策的央行了。


结果郭同志表示利率要高些,而贷款基准利率提高,是我们预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开始。


而要知道,1月份的逆回购,你央行还表示不急转弯呢。


图片


1月15日,中国央行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1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稳健货币政策会更加合理适度、灵活精准,央行会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1月中旬还表示不急转弯,3月初就要加息关水龙头了。


还是在两会前夕这样敏感的时刻。


这个转变速度挺快,各方资本表示hold不住。


不过,作为顶层决策者看,财政政策不转弯,货币政策来转弯。


这个加起来,不就达到了“不急转弯”的效果嘛。


这样做似乎也是符合中央精神的哦。


不过,股市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大于受财政政策的,所以郭言一出,股市直接跌妈不认。


图片



两会前搞的氛围如此不和谐,以至于有关方面不得不出来打补丁,让大家别急。

图片


但郭言已经成一个风向了。


那就是明天的两会,我们要讨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转弯问题。



这个,就看表述吧。





可能是资本有些敏感了,因为郭树清除了紧缩货币不利股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句各方不重视。


而这个,是长期利好股市的。



图片


人口老龄化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银保监会也在积极研究推进,其中一项就是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罗熹表示,第三支柱相对于其他两个支柱有显著的特点。一是给高收入阶层个人养老提供一个渠道、提供一种方式。二是给新兴业态,新的从业人员、多种方式从业人员提供一种养老保障,这是商业保障。三是通过长期的养老保障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包括跨周期的投资,我们国家短期投资比较多,长期跨周期的投资比较少,所以养老资金进入特别是商业养老资金进入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会有较大促进作用。


这点可能大家没什么感觉。


专家解读:


“中国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

 

  目前的现状是第一支柱占绝对主导地位,已覆盖近10亿中国城乡居民;第二支柱覆盖面比较低,只有几千万人;而第三支柱规模更小,还刚起步。以后的重点就是要发展第三支柱,这一块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微不足道。

 

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虽然规模很小,但是有三大优势。


1、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允许投入股市的,没有第一支柱那么多限制。


2、潜力大,中国居民储蓄高达90多万亿,国家和银行引导的好的话,能从这个池子里转发成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那就是十万亿级别的资金规模。


3、养老金是长期投资周期,不比散户那样会追涨杀跌加大股市震荡。


第三点尤为重要。


过年逛书城,买了本高瓴资本张磊的书,他说他一直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坚持延迟满足,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资金来源。


基本都是顶尖大学的捐赠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及家族基金等。


这些钱无一例外,都是长期基金。


有的家族基金甚至是三十年周期。


张磊的金主爸爸们,从不因业绩动荡而急着取钱,正因如此,张磊才能在中国搞长期的价值投资,搞延迟满足,还和腾讯京东一起成长。


张磊也只接长期资金的钱,不接短期的,他定位很明确。

要是张磊的金主都是些90后00后,一涨就张磊勇敢飞我们永相随,一跌就骂就要还钱,张磊怎么也搞不了长期投资啊。


就像这个基金经理一样。


图片


所以,郭树清主张坐大第三支柱养老金入市,绝不仅仅是看重其有十万亿的潜力。


外部金融泡沫吹的那样大,多的是要进来的外资,中国不担心钱不够的问题。


但这笔钱比第一支柱灵活多了,用起来不用瞻前顾后,而且是长期性的,能穿越周期,对散户为主的大a股能有稳定军心的作用。


外资比新生韭菜更不靠谱呢,一样的追涨杀跌,赚了还不消费,还跑出国门。


新生韭菜赚了至少还能会所嫩模,亏了也能寻找富婆,进则推动消费升级,退则照顾中老年大妈感情生活,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


善莫大焉~~~


当然,既然这笔钱是长期的,而且目前规模还很小,坐大还有时日要等,所以对目前股市的利好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但今年两会一定会讨论老龄化问题的。


因为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了,大家都不生,养老金问题亏空太多,东三省已经亏的底裤都不够当了。


郭树清既然献计了,看两会上国家是否采纳,是否试点推行。


或者说对比欧美那套搞中特制度。


这都是要好好讨论的。


不过这几年割肉的金融机构,肯定是很想坐大这份蛋糕的。


瓜友们可以紧盯这个财富密码。








2020年全面小康了,三大攻坚战各自的下半场定位,也要找到啊。


财富密码,也尽在其中。


最后,再奉送一条冰山之下。


也是岱岱对明天两会最大的期待。


那就是人大草案。


图片


大家知道这两个草案意味着什么吗?


这两部法律,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制度保障,施行30多年来还没有进行过修改。


30年没动的东西,为何今年要动呢?


你如果去找改动的详细内容,你会发现,纷杂的信息掩盖了一个最关键的东西。


“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一直对监察机关有监督权力,之前的表述是这三方面:


取和审议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


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


人大代表或者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询问。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会议时,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依法定程序就监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


今年,我们要加这一句——


增加规定对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主任的质询和罢免制度



是的,从“询问或者质询”,变成“质询和罢免”。



看懂了吗?


如果还不懂,看下时间顺序。


2017年年初,纪委全会提出申请设立国监委。



2018年1月23日,中央政法委宣布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至2020年底结束,为期3年。


在宣布扫黑除恶开始的同期。


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


然后,就是三年扫黑除恶。


在2019年初,宣布启动这人大两部法律的修改工作。


2020年年底,扫黑除恶如期结束。


过了不过几个月,21年年初两会。



两部草案“联袂上会”,增强了人大对监察机关的监督权利。




突然想起了苏轼的名篇《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


真正的高手,就是这样,不仅懂得何时出手、如何出手,更懂得何时收手、如何收手。


“吾发之,吾能收之。”


漂亮的拔剑出鞘,也要配上漂亮的收鞘。


利剑,准备入鞘了……


图片



图片



见字如晤

图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