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政策,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岱岱 吃瓜群众专栏pro 今天

当下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中美博弈,不是产业升级,而是人口问题。


围绕人口问题,已经有暗流在涌动。


七普的数据,其实早就出来了,在两会前就出来了。


是的,3月前有关部门就要出具体人口数据给国家,这样国家才能根据实情制定政策。


历史上每次普查的数据,都是两会前就要完成的,更别说今年还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然而,三月就出的东西,为什么一直拖到四月末还不公布?


冰山之上的分析是:可想而知,人口数据要崩到什么地步,他们在“赶作业”。


冰山之下的分析是:暗流涌动,各方围绕这个问题角力,不好托出。


甚至有可能,他们那帮人,会在五一假期公布数据。


因为五一大家放假,分散注意力,更好让舆论热度过去。

当然,总有瓜友说岱岱阴谋论,看什么新闻都容易联想到政治斗争。


岱岱不是阴谋论,岱能只是太了解政治了。


不信,让岱岱带你回顾下十三五规划的人口之争吧。


十三五规划之前,国家层面上对人口问题很担忧,毕竟中国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在15年前就已经很重了。


当年规划要制定,上面有意想弄清问题,调整政策,大领导就专门就对这个问题放过风:


他在有关“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说明中明确提到,“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种表述反映了新一代领导人对人口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认识。


图片


然而,旨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因为解决问题的不是下旨意的人,而是执行旨意的人。


十三五规划想调整人口政策?计生委的权利怎么保障?吃这碗饭的各路专家学者怎么办?做空中国的外国势力会闲着?


各路人马早就开始布局了。


首先,是专家学者用数据用模型,科学的指出,中国人口问题不大,不能放开生育。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要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风险较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可以尝试‘单独二胎’政策,这是基于目前生育水平面临反弹压力的谨慎考虑。”


翟振武过去一向是人口政策改革的保守派,并且多次严重误判人口形势,对出生人口做出离谱的、夸大的预测。例如,翟振武在2014年发表论文《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预测:“假若 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未来4 年内,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分别达到3540 万、4995 万、4025 万、3540 万。” 


但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2016-2019的4年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分别仅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峰值1786万也远不到翟振武预测峰值4995万的一半。


这个翟振武,反对放开生育,从十二五反对到了十三五,反对了十年。


而这个人,却是中国人口学会会长。


图片


图片


怪不得,原来是计生委主管的智囊机构,如果放开生育计生委岂不是失业转业?


智囊当然要投其所好,提供有利的政策依据了。


图片

有了智囊给的科学研究,他们说话很硬气了。


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他们提出:


图片图片


如果再展开说两句的话,中国的人口问题不缺数量,不光是现在不缺,未来几十年,未来一百年都不会缺人口数量。


然而,不放开生育老龄化问题怎么办?


大领导们头疼,又问了智囊们。


智囊们说,引进外来人口啊!


王辉耀《我国如何引聚更多国际化人才》。王辉耀说,国际化城市的标准是什么?从人口要素来讲,一般要求其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口比例达到10% 以上,而北京外籍常住人口仅占0.6%。


北京要建世界城市,上海要建国际大都市,国际人口比例这么低是没有办法建的。

.

图片


图片


还有一大帮人摇旗呐喊。


图片


图片


你以为这些学界大佬是想引进高端人口,助力中国复兴?


你想多了——


图片

误国,误民!


经过吹风,经过博弈,最终,十三五规划,中国依然没有取消计划生育。


图片


那五年,我们听信了某些智囊的话,没有选择啃硬骨头,以多生多育优生优育来缓解国家老龄化问题,而是选择了“懒政怠政”。


是的,过去五年,中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思路,就是逐步引进外来人口。


所以你看到这样的新闻。


广州超生,罚款32万。


图片


中国一个留学生一年补贴几万,还有专家学者嫌不够。


图片

中国学生奖学金最高一年也就几千,留学生起步就六万,还有一系列超国民待遇。


图片

图片


教育部的年度预算,有个“来华留学教育”。


预算表里的科目编码是2050602,你们都能从官网上找到。


2017年:28.6亿;

2018年:33.2亿;

2019年:38.2亿。


看预算表时,我发现在“来华留学教育”这个项目下,就是“教师进修”。


顾名思义,就是提升教师及教职工的专业素质。像组织培训边远地区的教师学习在线教育、指导他们使用网络素材,就是出这里出钱。


2017年:2.12亿;

2018年:2.12亿;

2019年:1.54亿。


19年不是要过紧日子嘛,教育部不砍洋大人,砍了教师。


教师进修,各地的支持力度也没太大,这一两个亿就是大头。


而来华留学的支出,教育部这块只是其中之一。


来华留学生的“六大奖学金”:中国政府奖学金(教育部)、地方政府奖学金(各省专项)、孔子学院奖学金(汉办专项)、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其他奖学金(各协会及本土NGO)。


随便你怎么算,妥妥过百亿。


全国乡村教师有生活补助的约200万人,平均每月300至400元,其中有10万人低于每月200元。


另外90万乡村教师还没有生活补助呢,38亿可以给他们发的起每月三四百块了。


为什么如此魔幻?


中国为什么如此?


上面岱岱就给瓜友们交底了:


十三五规划时,国家就认真考虑该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想调整人口政策,但是有一些利益既得体不在如何增加本国人口上下功夫,不取消计划生育,而是鼓动国家用“引进外来人口”来缓解老龄化问题。


加上上个五年开始的主要围绕发展中国家作文章的一带一路战略,国家花钱花资源在了引进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来华读书,因为留学生读书好融入中国,又年轻是韭菜,还拉进国际关系,试图以此来缓和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执行层面更变本加厉的扭曲执行,搞了出了一系列的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引发民怨和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这就是国家战略发生根本性错误后的魔幻现实!


十三五规划,过去了。


十四五规划,来了。


牵动各方利益的人口政策,又要动了。


牛鬼蛇神,一并上场。


首先,因为人口没有如计生委那般的预言,直接血崩,数据掩盖不住,计生委甩锅甩不掉,在体制设计上,我们已经在铺垫其边缘化了。


从计生委,到卫计委,再到卫健委,逐步淡化“计生”,这是国家在权力设计上的动作。


然后,是14五规划前,有史以来最深入的7普人口数据调查,给人口政策研究提供最坚实的事实基础。


接着,继“就业问题”提到宏观政策后,人口问题也被提到了宏观政策,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


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然而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此进行具体部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在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战略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接着,十四五开始吹风。


就在今年,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对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改口了”,进一步的新表述为:


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然后,是对过去五年的错误路线,开始有了明面上的批判。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近,教育部门官宣,将会规范留学生的管理,提高留学生的质量。将会提高留学生的入学门槛,取消部分学校招收留学生的资格,逐渐暂停留学生的生活补贴。


还有那火出圈的央行论文:


图片


图片


央行说文科生,其实是刻意的。


他完全可以换个学术的说法,比如注意理工科的培养助力产业升级,搞好职业教育等等,但他就是把文科生拎出来说,就是为了引发舆论,炒热话题。


因为央行这次批判这次得罪的,可以说是整个计划生育的相关结合体,想引发的大讨论也是为了国家这个五年人口政策能更好的调整出台。


然而,那些既得利益体,是不会放弃口中的肉的。


那些搞乱中国的外部势力,也不会停止对中国挖墙角下黑手的。


暗流,在涌动。


两亿单身狗上热搜。


图片


刚成立不甘心政策调整被边缘化的部门,在蠢蠢欲动。


图片


图片


不想突出人口问题来推动问题解决,想等大事件爆发或者更好时期公布掩过问题,统计局受到压力,数据以工作为由迟迟不公布:


图片


有些部门,有些学者,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一门之私,却让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付出沉重代价。


不要低估我们的官僚主义。


“不能放开生育!”、“中国不缺人!一百年都不缺!”、“引进外来人口!”


不要低估我们的官僚主义。






人口政策,中国又到了五年一次的分水岭了。


希望这次,中国能排除干扰,能拨乱反正,能有魄力啃硬骨头,能彻底放开生育和鼓励生育,能减轻人民的负担。


因为从代际来看,未来五年是90后的生育窗口期,十四五是中国人口政策最后一次有效调整的机会了。


我们已经浪费了上个五年,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我们不能再丢失这最后的机会了。


岱岱至今还记得13年的梦。


梦到了某人。


在梦中,某人转过身来,只问了岱岱一个问题:




“中国老龄化问题,怎么办?”




图片


吃瓜群众专栏pro
吃瓜群众专栏pro
见字如晤
22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